别了,丝虫病--写在我国率先在全球消除丝虫病之际(2)
- 2008-11-14 10:36
- 人民日报
- 白剑峰
在大自然中,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本领。人类要想消灭一条小虫,绝非易事。
据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丝虫病老专家郑衍瑛回忆,在上世纪50年代,山东蚊虫大量孳生。科研人员为了锁定传播丝虫病的“元凶”,深入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捕捉蚊子。从住房到猪圈、从水井到砖窑,哪里蚊子多,就往哪里蹲。当时,他们使用一种简易的吸蚊器,用嘴把蚊子吸到一个玻璃管里。有时,一刻钟就能捕捉上百只蚊子。这些蚊子很快被送到实验室解剖,从头到尾进行化验,看看是否感染微丝蚴,甚至连身上的一根毛也不放过。终于,他们从几十种蚊子里筛选出了淡色库蚊,确定为山东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长期以来,外国专家认为,消除丝虫病有三种选择:一是消灭传播虫媒,即大力灭蚊;二是消灭传染源,即把病人治好,使蚊子吸不到带有微丝蚴的血;三是防治虫媒与消灭传染源相结合。那么,中国的丝虫病防治该走哪条路呢?
1962年,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兼丝虫病研究室主任冯兰洲提出:丝虫病与其他昆虫传染病有很大不同,丝虫的感染性幼虫进入人体内1条至多只能发育为 1条成虫,不能繁殖;微丝蚴在蚊体内也只是发育而不能繁殖。这是其致命的弱点。而抗丝虫药物乙胺嗪(又名海群生)具有吸收快、排泄快、毒性低等特点,对微丝蚴和成虫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如果人群普遍服药,就可消灭传染源,使人和蚊虫受感染的机会大大减少。即便蚊虫数量无法大大减少,也可以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因此,中国丝虫病防治应该把控制传染源放在首位,这一策略为我国消除丝虫病指明了方向。
丝虫是个 “夜游神”,微丝蚴白天潜伏在人体内脏血管,夜间才游到毛细血管,采血检查必须在午夜进行
“遍地是灯火,到处是歌声”、“千军万马齐上阵,万众一心除瘟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掀起了防治丝虫病的热潮。
“中国丝虫病防治之所以成功,有两大法宝:一是技术,二是组织。政府组织、部门协作、群防群治,是中国特色的传染病防治之路。”卫生部丝虫病专家组组长、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党委书记邓绪礼说。
丝虫病防治有两大难点:一是查血难,二是吃药难。丝虫是个 “夜游神”,昼伏夜出。微丝蚴白天潜伏在人体内脏血管,夜间才游到毛细血管,在外周血的高峰时间出现在午夜。因此,采血检查必须在深夜进行。同时,作为传染源的微丝蚴血症者,大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很多人往往不愿意吃药,而这些人恰恰是防治的重点对象。
耳垂血究竟应该采几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大有学问。采少了,看不见微丝蚴;采多了,老百姓不干。为此,我国专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最佳采血量为6大滴,约120微升,涂制两张厚血片。这样不仅微丝蚴检出率高,而且群众易于接受。
据老一辈丝虫病防治专家介绍,到农村采耳血是件苦差,挨骂、挨打、被狗咬是家常便饭。农民白天干农活很劳累,晚上睡得早。而采血检查必须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1点进行。为此,防治人员经常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手提马灯,夜半敲门。有的农家院子很深,听不见敲门声,专家们不得不拨门栓、爬墙头。冬天夜里,老乡蜷缩在被窝里,睡眼惺忪,不愿起来,防治人员就趴在炕头上采耳血。有的孩子被扎疼了,大哭大闹,家长便迁怒于采血人员,有的甚至拿起尿罐就泼。
后来,专家们想出一个好办法:把显微镜搬到村里。当村民看到血片上活蹦乱跳的微丝蚴时,既新奇,又震惊,纷纷主动要求采血。
采血结束后,防治人员还要连夜把血片送到实验室,在脱血色素、染色之后,进行显微镜检查。由于采血来之不易,专家们在镜检时反复观察,每小时最多只能看10张片子,十分辛苦。
20世纪60年代,山东省开始探索全民服药防治丝虫病,这是降低人群微丝蚴感染率的重要措施。由于采用抗丝虫药物治疗后,常会引起发热、淋巴系统炎症等治疗反应,因此,群众拒服、漏服现象比较普遍。为此,防治人员经常手提暖壶,走家串户,“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下才走”。但是,在丝虫病高度流行区,当人群微丝蚴感染率下降到5%左右时,这种方法的效果就不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