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丝虫病--写在我国率先在全球消除丝虫病之际
- 2008-11-14 10:36
- 人民日报
- 白剑峰
编者按: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率先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消除丝虫病。这是我国继宣布消灭天花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以来,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就。
自古以来,丝虫病与贫困相伴而生。我国曾是丝虫病“重灾区”,丝虫病的流行不仅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成为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长期实践,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丝虫病防治之路:一是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坚持科研为防治服务的方向,解决丝虫病防治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丝虫病防治经验证明,只要采取适宜的、科学的防治策略,丝虫病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控制和消除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预防为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力度。”今天,本报推出长篇通讯,再现了我国科研工作者与丝虫病抗争的伟大历程,展示了我国政府为保护农民健康所做的历史性贡献。
一条细若游丝的小虫,曾令3000多万中国人贫病交加,苦不堪言。50多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医学工作者不舍昼夜,黑发熬成白发,终于擒住了那条肆虐的小虫——丝虫!
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宣布:经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认可,中国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率先消除了丝虫病,为全球消除丝虫病树立了典范。
“邹、滕、峄县,粗腿大蛋”、“沂河两岸,十人九疝”、“四人围桌桌,狗都钻不过”,这些民谣真实地反映了丝虫病肆虐的情景。
王振中,山东邹城市北宿镇中落村人,今年78岁,一生未娶。20岁那年,他的阴囊里长了个黄豆大小的疙瘩,后来两侧腹股沟陆续有不断增大的疙瘩出现,每当田里的农活重了,这些小疙瘩就疼痛难忍,并且越来越大。4年后,他的阴囊已肿得像小瓮,下垂过膝。他终日躲在屋里,郁郁寡欢。这是典型的晚期丝虫病症状——阴囊象皮肿。“那时,村里很多人得这种病,见不得人,有的离了婚,有的上了吊。”王振中回忆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丝虫病患者满目皆是。“邹、滕、峄县,粗腿大蛋”、“沂河两岸,十人九疝”,这些民谣真实地反映了丝虫病肆虐的情景。当时,山东有丝虫病人500万,是全国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浙江长兴县也曾是丝虫病的重灾区。过去,长兴有“两大”:西部“大肚皮(晚期血吸虫病人)”,东部“大粗腿(晚期丝虫病人)”。那些“大粗腿”,就是下肢象皮肿病人。老百姓说:“四人围桌桌,狗都钻不过”。意思是,四个人围坐八仙桌吃饭,八条腿粗得连狗都没法钻进去觅食。
解放初期,重庆有首民谣:“秀山米粮仓,本是好地方,十男九肿子(指象皮肿),一世不安康,轻者屙白尿(指乳糜尿),重者见阎王”,这是丝虫病严重流行的真实写照。一些巨大的下肢和阴囊象皮肿,其病理赘生物可重达数十斤,观之触目惊心。
我国曾是世界上丝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流行范围达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受威胁人口达3.4亿,丝虫病患者达3000多万人,其中慢性丝虫病患者540万人。
1956年,毛泽东主席召集最高国务会议,将防治丝虫病等纳入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科研人员为了锁定传播丝虫病的“元凶”,深入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捕捉蚊子。从住房到猪圈、从水井到砖窑,哪里蚊子多,就往哪里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