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饭量没长反而变小的是怎么回事

得了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人消瘦”。一旦得了糖尿病基本上都会出现食欲正常或增加,但体重反而下降的症状。但是,有的糖尿病患者反映,自己患病期间饭量非但没有变大,反而减小了不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病例分析:糖友王阿姨近半年来感觉自己的饭量明显变小了,和之前比,每顿饭几乎少了二分之一,常有胃部饱胀感,就像吃了东西不消化一样,尤其饭后明显,偶尔还有恶心不适。她在药店购买了一些健胃消食片,服用后也不见有什么效果。甚至有时午餐后竟然恶心出现了呕吐。

王阿姨不敢耽搁,赶快来到医院,经检查,医生告诉她,这不是单纯的消化不良,这些不适和她的糖尿病有关系,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叫“糖尿病性胃轻瘫”。(摘自网络)

什么是糖尿病性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

糖尿病性胃轻瘫会导致胃排空延迟,从而使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胃中而无法进入肠道。其他异常还包括胃的运动节律发生紊乱、胃容纳食物的能力出现异常和胃肠道动力减退等等。胃轻瘫的症状包括:上腹饱胀、早饱、腹痛、恶心或呕吐。胃排空延迟还会引起胃食管反流,从而出现烧心、呕吐未消化的食物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患胃轻瘫之前糖友大多能吃能喝,因此一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多数人会认为是胃肠道疾病造成的,而并不知道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治疗上经常走入误区,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原因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缺乏,餐后近端胃的张力减弱,胃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胃窦收缩频率、振幅下降,幽门张力增高,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调,使胃排空延迟。胃电图观察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电振幅降低和节律紊乱,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使由自主神经支配的肠胃缺乏动力,胃排空延迟。即吃进去的食物在胃中堆积,无法及时排空。

正常的胃排空为进餐后半小时排出50%以上的胃内容物,2小时排出约80%的胃内容物,3小时基本排空胃内容物。但当胃轻瘫时,进餐后1小时和3小时只能排出约 40%和60%-70%的胃内容物。故只要患者呕吐出4-6小时前摄入的食物,就能说明患者出现了胃排空延迟的症状。

2.自主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支配胃肠的神经受累,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慢,而引起胃排空延迟或胃-幽门-十二指肠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损害,如糖尿病胃轻瘫的胃运动功能与迷走神经切除后的胃相似。

3.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胃肠微血管病变使胃黏膜血流量明显降低,造成胃肠道缺血,胃肠细胞功能受损,进而使得胃排空延迟。

4.胃肠激素分泌异常

糖尿病患者一般胰高血糖素水平增高,该激素具有抑制胃蠕动,减弱胃收缩能力。高血糖又使肠抑胃肽的分泌进一步减弱,使胃张力低下,胃排空延迟。胃轻瘫患者有多种胃肠激素如胃动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分泌异常。胃肠激素以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的方式参与胃肠道运动的调节,它们的分泌异常可使胃的运动异常。

5.胃酸缺乏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免疫缺陷,可引起胃酸缺乏,杀灭胃内细菌不力,易引起胃部感染、发炎,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6.食管肌肉收缩异常

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影响食管肌肉的收缩和食管排空缓慢。

7.胃细胞内因子异常

糖尿病患者胃细胞内因子减少,引起维生素B12不足,进一步致使神经功能失调,促使呕吐,以致出现营养性贫血。

温馨提示: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胃轻瘫的前提条件。血糖水平的高低与胃排空的关系十分密切,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始动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及降糖药物等综合措施,使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低于7.6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在6.5%左右,确保血糖达标。研究表明,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既可以预防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 也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胃排空延迟现象,有利于减轻胃轻瘫症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