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严重吗
- 2020-09-29 16:04
- 济南齐鲁花园医院
- 中医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老年人多见的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疾病在下肢的表现。通俗的讲,就是腿上的动脉血管堵了,导致腿上血液供应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在80岁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40%。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严重吗?对患者健康有哪些影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原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怎么来的呢?简单讲就是血管老化(专业术语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合并“三高”及吸烟的人群血管老化速度更快、病情也更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血管也慢慢变老,最初常常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它是一种进展性的全身性疾病,这个时候往往不会有明显的不适。
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并且堵塞血管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冠心病了。同样,发生在腿上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就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脑梗、心梗类似,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会累及全身器官。大概15%-30%的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危害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肢乏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可仅表现为患肢的乏力,比如上楼、上坡或上下公交车吃力,可因供血不足导致下肢发凉、麻木,腿部肌肉痉挛,运动后甚至休息时下肢酸痛等症状。这一时期最容易被忽视,往往误认为是人上了年纪,腿脚不太灵活。
2、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症状,指下肢运动后产生的疲乏、疼痛或痉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导致行走受限,短时间休息后(常少于10min)疼痛和不适感可缓解;再次运动后症状又出现。跛行距离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3、静息痛
随着病变进展,还可能出现静息痛(即休息时疼痛),这标志着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肢体缺血,更严重者,可发生皮肤破损渗液,甚至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或者大面积坏死伴有剧痛,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面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强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
特别声明:本官网登载关于疾病的内容目的是做好健康科普宣传,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具体问题请在线咨询或到相关科室诊断治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申明:济南齐鲁花园医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文章内容所用图片有些是转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仅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科普宣传,更好诠释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体检科全年通用体检套餐(成年人、中老年、女性、孕前、入职、征兵预检)(点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