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新进展”知识讲座在我院礼堂举行

讲座内容: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新进展

讲座人:曹世英 院长

济南齐鲁花园医院 曹世英院长 

曹世英 业务院长 心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简介:

197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沈阳医学院教学基地教授;国际高血压联盟组织辽宁地区副主任委员;国际糖尿病研究中心沈阳中心研究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先后在沈阳人民医院、沈阳中心医院任大内科主任、业务院长、院长,多年来工作责任心强,潜心钻研业务,在心内科心脑血管病方面有较高造诣,因担任过大内科主任,所以在内科其他系统也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曾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过数十篇论文。《从我国高血压病发病趋势谈高血压病的防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缺血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的院外治疗200例》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并参加新加坡举办的“国际心血管病研讨会”大会交流;《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远期疗效》经三年的科研结果获得国际糖尿病研究中心三等奖,并在法国糖尿病医疗俱乐部授奖。

“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新进展”知识讲座现场 

“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新进展”知识讲座现场2 

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知识链接: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这一疾病人群起病急,危险程度十分不均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抗栓治疗策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rupture)或糜烂(erosion),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各异,其冠状动脉却具有非常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非ST段抬高型ACS中更是如此。抗栓治疗可分为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酶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而ST段抬高型主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两者在病生理上的差异可能在于:非ST段抬高型病生理基础为血栓不完全堵塞动脉或微栓塞,而ST段抬高型则为血栓完全阻塞动脉血管。虽然两者病生理过程相似,但两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上有着较大区别。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