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都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射胰岛素是最常见到的治疗慢性糖尿病的办法,作为糖尿病患者,自己注射胰岛素是一件普通不过的事情。不过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如果在注射胰岛素时存在不规范之处或误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导致血糖达标率降低。那么,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都要注意哪些呢?

1、注射部位

患者身体上的有些部位是不适宜进行胰岛素注射的,否则会引发问题。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上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部,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组织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神经末梢分布得较少,注射的不舒适感觉也相对较少。

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因胰岛素在腹部的吸收率最高,吸收的速度最快,又不受四肢运动的影响,特别适于诺和灵R、诺和锐等胰岛素。臀部的吸收较慢,适用于慢效、长效的胰岛素。

2、注射部位轮换

有些患者认为在身体某部位注射胰岛素很方便,就经常在同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就算局部出现硬结也照打不误。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错误!

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该部位产生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这将导致药物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延长,进而导致血糖波动。因此,在平时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同一注射区域内从上次的注射点离开至少1厘米的距离进行注射,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3、进针角度

胰岛素应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进入肌肉层,否侧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血糖出现较大的波动;严禁注入静脉,否则可导致危险。为确保皮下注射,不同的患者,进针的角度有所不同:

1)捏起皮肤,呈45度角进针:适于偏瘦者和儿童。

2)捏起皮肤,呈垂直进针:适于正常体重者、偏重青少年和肥胖者的大腿部位。

3)不捏起皮肤,呈垂直进针:适于肥胖者的腹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注射的过程中不能改变针头的注射角度。

4、针头要一针一换

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特别强调针头要一针一换,不能重复使用。反复使用针头的弊端有:

1)易使空气或其他污染物进入笔芯;

2)造成笔芯内药液外漏;

3)针头中残留的药液会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如果针头内残留的胰岛素形成结晶,会堵塞针头,妨碍注射;

4)容易造成针尖钝化,增加注射疼痛;

5)出现皮下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等,使胰岛素吸收变慢,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增加治疗费用,影响治疗效果。

临床实践表明,随着重复使用针头次数的增加,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反复使用针头,看似是“节约”,实则带来得不偿失的后果。

5、吃饭时注射

吃饭时注射胰岛素是很普遍的,而且主要是速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6、注射前混匀胰岛素

短效和速效胰岛素外观上是无色透明的,可直接注射,而一些预混胰岛素,它们外观上不透明,并且由非单一成分组成,因此在使用之前,应将胰岛素水平滚动和上下翻动各10次,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直至胰岛素变为均匀的云雾状白色液体。

6、注射部位要消毒检查

很多糖友注射胰岛素时,不会检查注射部位的皮肤,甚至有的糖友也不会消毒对注射处的皮肤消毒,而是直接注射,这些都是错误的。

糖友在选好注射部位后,应在注射前仔细检查注射部位的各项状况,包括:1)注射部位的选择是否合适;2)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皮肤问题;3)注射部位的轮换是否合理等。除此之外,一定要记得消毒,避免引起感染。

总的来说,注射前操作者需洗干净双手,首先检查药品和注射笔的外观,如果注射笔破损、药液变色或外漏时禁止使用。然后分为五步操作:调准剂量-摇匀注射笔-消毒注射部位-注射-停留8秒钟。注射结束后注意卸下针头,并不要按摩注射部位皮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