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改革发展30年巨变(2)
- 2008-12-25 09:36
- 本站原创
- 佚名
解读:
总诊疗人次数是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2007年,我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超过28亿,比30年前增加近20亿人次,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1990年以前,受粗犷式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虽然对医疗服务工作量化指标的统计比较明晰,但对医生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病床数,平均住院日等衡量医疗服务效率的指标缺乏研究,因此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从近10年,尤其是2002年以后的数据看,医疗服务工作量增加的同时,服务效率也明显改善。比如,2007年我国医生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为6.0,按每年251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名医生一年要比1990年多看125个病人。
平均住院日是另一个衡量医疗服务效能的指标。2007年我国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9.8日,比1990年缩短近5天,反映出医院管理理念从单纯规模扩张到“练内功”的转变,客观上起到了降低群众医药费用的作用。目前,我国平均住院日已经与部分发达国家基本持平,如美国的平均住院日为7.9天,加拿大为9.4天,瑞典为12.5天,丹麦为10.1天,意大利为11.5天。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后,我国医药费用涨幅开始出现下降趋势。门诊病人医疗费用涨幅显著下降,住院医疗费用从2006年起首次出现负增长。2006年人均门诊费用上涨1.9%,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1%,大大低于前4年的涨幅,是改革开放以后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如果考虑价格因素的变化,则门诊医疗费用首次接近零增长,住院医疗费用首次出现负增长。2002年以后,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涨幅,均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涨幅。
除了政府对医疗机构财政补助增加、推行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等政策因素影响外,医疗服务工作近年来出现的新气象跟卫生系统自身的努力密切相关。卫生系统积极转变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为重点,医疗服务工作中一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按照卫生部党组提出的要求,全国卫生系统坚持从自我做起,从能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想对策,谋发展,在体制机制没有大的改变之前,通过挖掘潜力,加强管理,取得了阶段成绩。有关政策措施也已成为新医改方案的重要内容。
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接生婆”失业与网络直报
数字:
1985年,我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43.7%,2007年为91.7%。1978年,我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373.07/10万,死亡率为4.86/10万,病死率为0.20/10万,2007年分别为272.39/10万、0.99/10万、0.36/10万。
——摘自《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点评:
提高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控制传染病发病率是一个国家公共卫生发展的重点。我国历来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中国历史上形成的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传统生育模式已经改变,实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在我国历史上,传染病曾经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上世纪50年代,我国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居于全国人口死因中的第一位,2007年下降到第九位,并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等重大传染病。我国虽然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但多年来已成功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解读:
30年前,“接生婆”在我国农村是个很吃香的职业。每接生一个婴儿,不仅能吃上一顿好饭,还会受到全村人的感激。但是,大多数“接生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凭经验接生。如今,“接生婆”这个职业几近消失。超过90%的孕产妇选择在医院生小孩,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免疫规划,预防、控制以至消灭了许多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自1978年开始,全国普遍实行计划免疫,通过接种卡介苗、脊灰、麻疹、百白破4种疫苗,预防结核、脊灰、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6种传染病;2002年,国家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5种疫苗预防7种传染病;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扩容,通过接种疫苗可预防15种传染病。
在30年中,我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儿童白喉”已连续20年无报告病例。此外,我国还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对结核病人实施以免费治疗为核心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我国曾是“乙肝大国”,自1992年以来,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3000万人;2005年,国务院将乙肝列为重点控制传染病;2007年,儿童乙肝疫苗三针接种率达95%以上,有效预防了乙肝的流行。此外,30年来,我国已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和氟中毒等病区不断缩小,受危害人口逐步下降,发病患者显著减少。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2003年非典过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始了一次跃进式发展。2004年起,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在我国启动,实现了37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可在1天内从医疗机构报到国家疾控部门。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络报告率为10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为95.99%,乡镇卫生院网络报告率为79.04%。[NextPage]
医疗保障制度:八亿农民看病有保障
数字:
2004年,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为333个,参加新农合人数8000万,有7600万人受益。2007年,上述数字分别达到2451个、7.26亿、4.53亿。2007年,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3亿,城市医疗救助406万人次。
——摘自《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点评: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震器。从2003年起,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目前已覆盖90%以上的农业人口。实践证明,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现阶段我国实现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形式。
解读:
“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曾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看病就医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传统合作医疗出现大面积滑坡,农民主要靠自费看病,经济负担沉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突出。
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新农合的投入逐年加大。到2008年,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的补助为每人每年40元,地方财政补助也相应提高到40元,农民个人缴费增加到20元。如今,中西部农民基本实现了年人均筹资100元。目前,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的保障作用逐步显现。从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已有11.6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补偿资金共847亿元。
为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我国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一部分贫困人口由政府资助参加新农合,进而可以享受到新农合的补偿。到2007年年底,全国含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都已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与此同时,包括老人、儿童和下岗职工在内的2.4亿名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居民也将享受医保的“阳光”。2007年,国家选择88个城市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2008年已在200多个城市推开。此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覆盖1.9亿多居民,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也初步建立。各类保障制度已覆盖10亿多城乡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为城乡居民化解医疗风险提供了保护屏障。(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