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笔试大纲(2)
- 2009-02-18 10:34
- 本站原创
- 佚名
(2)白细胞生理: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3)血小板生理: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2)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2)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3)输血原则
(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
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做功、心力贮备
(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和电生理特性
(2)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
(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
(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3)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3)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输
(2)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影响因素
的一般规律
(2)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2)唾液分泌的调节
(2)胃液分泌的调节
(3)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
(2)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2)基础代谢率
(2)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
(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转运功能
重吸收
(2)对H+和NH4+的分泌
(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3)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3)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2)内脏痛与牵涉痛
躯体运动的调节
(2)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3)小脑的主要功能
(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动的调节
(2)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能
(2)下丘脑调节肽
能
(2)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2)分泌调节
有关的激素
(2)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3)维生素D3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2)分泌调节
(2)分泌调节
(2)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 定义与分类 |
(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
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1.细菌的形态 | 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
2.细菌的基本结构 |
(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2)肽聚糖的结构 (3)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 |
3.细菌的特殊结构 |
(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2)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菌毛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 |
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 检查方法 |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 |
三、细菌的生理 |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 件 |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2)根据对氧需求进行细菌分类 |
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 代谢 |
(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2)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 |
3.细菌的人工培养 |
(1)培养基的概念 (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 |
四、消毒与灭菌 | 1.基本概念 | 消毒、灭菌、无菌、抑菌和防腐的概念 |
2.物理灭菌法 |
(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2)射线灭菌法的原理和应用 | |
3.化学消毒灭菌法 |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 |
五、噬菌体 |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 噬菌体的概念、形态、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 |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 噬菌体 |
(1)毒性噬菌体的概念 (2)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 |
六、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 物质基础 |
细菌遗传物质的种类 |
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 机制 |
(1)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耐药质粒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 | |
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
1.正常菌群与机会性 致病菌 |
(1)正常菌群、机会性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的概念 (2)机会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
2.医院感染 |
(1)医院感染的来源 (2)医院感染的控制 | |
3.细菌的致病性 |
(1)细菌的毒力 (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 |
4.宿主的非特异性免 疫力 |
(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2)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 (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及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 |
5.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
(1)细菌感染的来源 (2)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 |
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
1.细菌学诊断 |
(1)标本的采集原则 (2)检验程序 |
2.血清学诊断 | 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 |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 工被动免疫 |
(1)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