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温差变化大要谨防四种疾病

    11月份是秋冬交替的季节,气温表现既有秋季凉爽宜人的特点,同时也会出现温度骤降的情况。秋冬交替,什么疾病易发?又该如何防范?

  第一是谨防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多发季节在秋末初冬。感染对象以幼儿、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其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食品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培养饭前饭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婴儿提倡母乳喂养。

    第二是谨防流感和伤风。流感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痛、软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当前正值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最佳时期,建议患有慢性病、体弱者、老人和儿童等及时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进行预防。

  第三是谨防流行性出血热。根据疾病流行规律,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在流行季节,如一旦发现有突然出现高热、“三红”(面红、颈红、胸部红)和“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皮肤黏膜出血点等流行性出血热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第四是谨防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这两种病分别是由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痛、肝肿大,可伴有黄疸  症状。各年龄组人群对甲、戊肝均易感,好发年龄主要为15岁以上的青壮年。甲、戊肝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每年冬春季为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好发季节;居民食用生、半生海产品,食用无证食品,个人卫生习惯差等仍是感染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此外,患有哮喘、老慢支、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疾病复发。

    一些紧急应对措施:

  1、慢支急性发作 该病表现有发热畏寒、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无力、神志模糊等呼吸衰竭症状,并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在户外活动者速回到室内,在室内者立即添加衣物,以保暖御寒,口服抗菌药、抗病毒药、止咳化痰药。如发热在38℃以上以及出现呼吸衰竭者,应立即上医院。

  2、哮喘急性发作 表现有胸闷、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等。

  应对方法:避免冷空气刺激,避开或移开可疑过敏物,对不能避开或移开的物品应忌吃忌用,或以其它非过敏物代替。采取措施对症治疗如抗炎、抗过敏,家有氧气袋者可吸氧。症状严重仍不缓解的应到医院就诊。

  3、突发性心绞痛表现有胸痛,呈压榨样、紧缩样或绞榨样痛,可向左肩、背、上肢放射。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发展为心肌梗塞

  应对方法: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镇静,躺卧或取半卧位休息,家中备用有氧气袋者可吸氧。如吸氧15分钟胸痛仍不缓解,则有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应立即拨打医院急救电话或送医院抢救。

  4、高血压性危象表现有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心悸气紧、面色苍白和手足颤抖等,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应对方法:立即静卧,保持镇静,如30分钟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变,应速到医院就诊。


相关阅读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