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
- 2008-07-15 09:43
- 本站原创
- 佚名
朋友从美国归,见家人追着喂孩子,旋即感叹中美吃饭之差异:国人对孩子的深爱,往往具体化为“吃”。从代嚼口哺,到勺筷并施,再到追赶喂饭,就为孩子多吃一点,全然不顾孩子感受。而美国孩子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想吃啥就选啥。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其家长决不会像我等,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看似吃饭小细节,却隐含着中西家庭教育的大差异。西方把孩子看成平等的主体,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重视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习惯事事“越俎代庖”,注重以经验教育包办孩子。两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也必然迥然各异:美国孩子最爱说“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最爱说“我听话,我是好孩子”。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放手让孩子抉择。孩子完全可以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是饱。如果为了贪玩而不再吃,挨饿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在抉择和承当中,孩子会长得又好又快。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让孩子在享受美餐时体验劳作过程,感悟劳动艰辛,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在感恩中长大。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让孩子懂得文明。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的吃相。咀嚼不许出声,不允许吸溜吸溜地喝汤,更不许满嘴饭菜讲话。这和我们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而不重吃相大相径庭。从表象中领悟文明要义,对人生意义非凡。
特别声明:本官网登载关于疾病的内容目的是做好健康科普宣传,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具体问题请在线咨询或到相关科室诊断治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申明:济南齐鲁花园医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文章内容所用图片有些是转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仅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科普宣传,更好诠释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体检科全年通用体检套餐(成年人、中老年、女性、孕前、入职、征兵预检)(点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