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 2020-10-13 15:48
- 济南齐鲁花园医院
- 检验科
血小板(PLT)是血细胞中最小的—种,它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的片段形成的,它体积虽然很小,但有很好的聚集和黏附功能,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那么,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呢?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为(100—300)*100^9个/升,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属于异常。当血小板数量>400x 100^9个/升时,称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患者,此类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般不超过500*109个/升,且经过治疗病况改善以后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血小板低于100-100^9个,升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0^9个/升时可有出血倾向,此时会出现伤口出血不易止住、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现紫斑、轻微磕碰后皮下淤血、皮肤或黏膜有出血斑点等现象。
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红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
④放射治疗和化疗等。需要注意的是,出血现象并不能仅仅参考血小板计数—项指标来判断,还应参考出凝血时间、凝血因子、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活动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块收缩时间等检验指标,以综合判断出血和凝血系统是否异常。
在体检中可见许多老年人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但并无出血症状,可不必紧张,应到相关科室如血液科进一步查清原因。对于老年人,血小板计数过高、聚集能力强反而不—定是好事,相对来讲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血小板比积(P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主要用于辅助分析有无慢性粒细胞增多、脾功能亢进等。
特别声明:本官网登载关于疾病的内容目的是做好健康科普宣传,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具体问题请在线咨询或到相关科室诊断治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申明:济南齐鲁花园医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文章内容所用图片有些是转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仅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科普宣传,更好诠释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体检科全年通用体检套餐(成年人、中老年、女性、孕前、入职、征兵预检)(点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