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抬头,儿童家长应注意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和小学生发病为主。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但自3月份开始,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病例逐渐增多,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有抬头趋势,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儿童家长注意预防。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记住15字口诀“常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间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要每日进行晨检,注意观察儿童的体温、口腔和手,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根据病情,患病儿童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建议期限为症状消退后一周。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教具、生活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当班级或托幼机构发病较多时,可采取暂时停课措施,防止手足口病蔓延传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