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养生之需清热祛湿健脾

    立秋,一般被认为是秋天的开始。然而,无论是气候特征,还是人们的感受,这时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此时,余暑未消,既有秋老虎发威,又有频繁降雨导致的湿气过重。这就是中医讲的“长夏”。《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也有人认为,从立秋至秋分,甚至寒露时称为“长夏”。

  

  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其哲学基础,木、火、土、金、水,在内脏对应归肝、心、脾肺、肾,在四季则对应春、夏、长夏、秋、冬。——— 编者养生之道

 

  清淡进食守规律

 

  食物种类要多样,注意色、香、味、形、质等的搭配,以刺激食欲。饮食规律有定时,切忌极饥而后食。适当吃些清热类食物,如冬瓜、豆类、小白菜、苦瓜等,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水果、蔬菜,如梨、苹果、香蕉、猕猴桃、桃、西红柿等,以满足身体消耗所需要的营养供给。少吃油腻、易上火的食物,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慎食太多瓜果冷饮,以免刺激肠胃,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胃寒或有轻度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

 

  主动补水花样多

 

  长夏闷热,人易出汗,所以要特别注意补水,不要等到感觉口渴再饮水,要经常、少量地喝些水。要尽量少饮酒,因为酒亦主湿。除了矿泉水外,牛奶、豆浆、粥、汤等流食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例如:早餐喝豆浆,午餐喝汤,晚餐喝粥,白天喝茶,睡前喝牛奶等。脾胃不好的人,可以自制凉茶或药粥调养,里面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喜好适量加入莲子、枸杞子、麦冬、荷叶、丝瓜、大枣、山楂、砂仁等醒脾、益气、消食的中药,坚持服用,脾胃功能自会慢慢恢复正常。

 

    饮食起居精神各有侧重

 

  长夏是湿热多雨季节,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湿气通于脾”,所以长夏是脾脏保健和养治的重要时期。饮食养生———清热祛湿 健脾淡补 慎吃冷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长夏是湿热天气,脾脏生清降浊功能削弱,乏力、消瘦、大便不调、烦躁都直接或间接与湿热内侵、脾胃功能呆滞、消化吸收不足有关,而饮食养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

 

  中医清补正当时

 

  一提到“进补”,人们总是想到鸡鸭鱼肉等食品或人参、鹿茸等补益药,这些属于温热的食物或中药,在炎热的季节确实不宜服用。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症状有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腹泻、水肿等。中医提倡,长夏宜选用清补的方法,即选用药味平或偏于凉性的益气滋阴类中药、食物进行补益,中药有生晒参、西洋参、百合、麦冬、女贞子、沙参、石斛等。食物有小米、薏米、绿豆、豆腐、萝卜、冬瓜、丝瓜、油菜、芹菜、苹果、梨、鸭蛋、猪皮、苦瓜、黄瓜、茭白、西瓜、莲藕、海带、紫菜等。起居养生———夜卧早起 适时午睡 切忌贪凉

 

  《黄帝内经》称,整个夏季都应“夜卧早起”。“暑易伤气”,即炎热的天气易伤人体之气,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所以,要避免烈日炽热之时,并注意加强防护。长夏时节要注意不宜过于贪凉,不要让室内外温度相差太大,老幼等体弱之人慎用凉水淋浴。[NextPage]

 

  科学睡眠助健康

 

  长昼酷暑是长夏的主要气候特点,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规律,晚睡早起,睡眠建议时间:晚上22:00~23:00入睡,早上5:30~6:30起床。由于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午睡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改善脑部供血,增强体力和机体的防护能力。资料表明,在炎热天气适当地睡午觉可大大地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时间过长不但会感觉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睡觉时不宜吹风扇,更不宜夜晚露宿。午睡要注意睡眠姿势,尽量平卧或侧卧,不宜俯卧和伏睡等压迫胸部、影响呼吸的睡姿。睡时特别要注意盖好腹部,尤其是脐部,中医学认为脐是人体主要经脉的重要通道,也是人体最怕冷的部位。

 

  调节室内好气候

 

  居室内的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日照和通风等。适宜的室内气候是保障健康起居的重要环节。以调节温度为主,室内温度以25℃~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为宜,可利用空调机的除湿功能,将室内相对湿度调到40%~60%,这样的居室环境,人体会感到非常舒适,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清晰,工作或学习的效率更高。

 

  室外活动不宜长

 

  不宜长时间室外活动,要防出汗过多,但也不能不出汗。据研究证明,肌肤衰老的元凶是紫外线,外出时要尽量涂防晒霜,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避免在烈日下待得过久。长夏应适当地减少运动量,特别是在炎热的中午不要运动,以免中暑。穿浅色、宽敞和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每锻炼1小时,应休息5~10分钟,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锻炼时间应选择在早晚气温凉爽时进行,地点以空气清新,湿润清爽的公园等室外绿化环境为佳。精神养生———静心养气 神形相顾 重在养神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黄帝内经》亦特别强调: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情绪中暑”知多少

 

  长夏时节,由于湿气困脾,人们普遍会有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的感觉。据测算,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出现“情绪中暑”,症状有心情莫名变差、易烦躁、爱发脾气等。“情绪中暑”对健康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即便身强体壮的人,在连日的高温里也难免睡不好、吃不香、没精神、易烦躁。

 

  静心养神自然凉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这里的“心”不仅指心脏,还包括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养心,调节情志为先,养生莫若养性,贵在讲究精神卫生。暑气往往使人心烦急躁,易怒发火,这对心身健身有害。因此,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养生极为重要。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思想平静下来,避免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遇到不顺心的事,一是“冷处理”,二是“来点幽默”,既能够化解矛盾,又能够消除苦闷,还能够舒畅心绪,有利于恢复良好心情,而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广 霖)

 

    祛湿健脾常喝养生汤

 

  湿为阴邪,好伤阳气,尤其是脾阳;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湿气伤扰,则会导致脾气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因此,在养生饮食方法,仍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

 

  绿豆陈皮老鸭汤

 

  说明:绿豆性味甘凉,能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自古被认为消暑解毒的良药。民间曰“嫩鸭湿毒,老鸭滋阴”。绿豆配以化气消滞祛湿的陈皮煲老鸭,清润可口,有清暑热、益阴气之功。

 

  材料:绿豆100克,土茯苓30克,陈皮1/2个,光老鸭1只,猪肉150克,生姜3片,清水2500毫升。

 

  烹制:各物洗净,陈皮去瓤,光鸭去脏杂尾部,切块,共煲汤。[NextPage]

 

  生地水蟹汤

 

  说明:生地味甘重于苦,能养阴清热,且养阴补血之力较强,《本草经疏》说它乃补上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水蟹夏末初秋时最肥美,生地煲水蟹,清润可口,能清热滋阴、固肾益气。

 

  材料:生地40克,水蟹2~3只,蜜枣2个,生姜3片,清水2500毫升。

 

  烹制:各物洗净,蜜枣去核,切块,水蟹宰净,切块,共煲汤。

 

  八宝苦瓜炖汤

 

  说明:“夏日吃苦心自清”,苦瓜爽口不腻,暑热时吃后倍感凉爽舒适,有清心开胃之功。用炒扁豆、莲子、茨实、云苓等共炖之,气味醇香可口,能清暑热、祛腻滞、祛心烦、益胃口。

 

  材料:炒扁豆、薏米、莲子、芡实、云苓各25克,火腿30克,猪瘦肉150克,腊鸭肾1个,苦瓜400克,冷开水1500毫升。

 

  烹制:各物洗净,火腿、猪瘦肉、腊鸭肾、苦瓜分别切粒,一起下炖盅,加盖隔水炖3小时,进饮时加盐。 (秦静姗)长夏多湿易“困脾伤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刘友章

 

  每年一到三伏酷暑天,因冰冻啤酒、饮料诱发的胃病患者都会明显增多。另外,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还有因夜里开着低温空调睡觉冻到胃痉挛的,这种现象以前多见于寒冬腊月,现在夏天越热的时候反而越多了。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而长夏又多湿热,湿易困脾,进而伤胃。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其中,主“运化”的脾正好与长夏相应。长夏是一年气温最高雨水也最足的时节,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运化”,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的需要。但由于雨水足湿气重,而脾“喜燥恶湿”,湿重困脾自然影响到其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胃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胃的“受纳”能力。因此,这个时节不少人轻则出现胃口反不佳,重则出现胃病。

 

  另外,热天不少人睡眠不佳、情绪烦躁,导致抵抗力下降、精神紧张,都可表现为胃胀或胃炎加重等症状。而过食冷饮或吹空调时间太长,不但易感冒或令风湿病复发,还可直接刺激到胃部,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同样,感冒或风湿病患者也可能因服用感冒药或抗风湿药,进一步加大对胃部的刺激而导致胃炎。

 

    醒脾开胃 常吃香菜

 

  芫荽也称香菜,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蔬菜,有一种特殊的香气,传说是张骞从西域携带回中原的,所以也叫胡荽。芫荽香美可食,为道家五荤之一,也是民间常用的家常菜的配料。

 

  芫荽性味辛温,归属脾、胃、肺经,有消食下气、发汗、解表、透疹、醒脾调中、伴阳助兴等功效,对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恶心、感冒有辅助治疗作用。夏天及长夏期间,人们大量进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出现“苦夏”症状。而通过健脾益气则往往能达到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所以,常吃芫荽,可以达到助食、醒脾的功效。一般在做菜时,加入少许芫荽即可。

 

  民间的一些芫荽吃法食疗效果更佳。

 

  黄豆芫荽汤 取黄豆10克,芫荽30克。先将黄豆浸泡,洗净,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芫荽,煎15分钟即成。此汤具有辛温解表、健脾益胃的功效,可预防和辅助治疗感冒。


相关阅读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