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检测仪

乳腺检测仪

乳腺检测仪

乳腺检测仪应用于检查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积乳囊肿、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增生症、乳腺癌等病症。

乳腺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美国,乳腺癌发病率占100人/10万人,我国为20人/10万人,沿海地区高达30-40人/10万人。

相关疾病的诊断病因及病理

积乳囊肿多是由于乳腺导管的堵塞,致乳汁排出不畅,在乳腺内潴溜淤积而形成的囊肿。多发生在青年妇女,常见于哺乳后,既往有患侧乳腺炎病史。

积乳囊肿的患者多数有哺乳期排乳不畅,炎症,挤压、外伤等病史。但因大部分病人就诊时多在哺乳期后3–5年内,甚至更长时间,追忆既往史有时不清。患者常以乳腺内肿块为最初症状就诊。大部分病人有轻微胀痛,也有部分患者不无明显感觉,大多数患者是在无意中触摸到的。乳腺检查肿物的位置多在乳区外,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在乳腺内有一定的移动感,有囊性感。当压力过高,囊壁较厚,或囊肿不大时,触诊可为有弹性感或实性感。囊肿直径1–5cm之间,少数大于10cm。一般无乳头溢液,腋淋巴结不肿大。

积乳囊肿的诊断

哺乳期的积乳囊肿体征比较典型。根据年龄、哺乳史、体征等综合分析,诊断常易肯定。但直径2–3cm的囊肿,当囊内容物变得稠厚时,囊肿可以消失其原有的弹性感而变得稍坚实,常与纤维腺瘤相混淆。纤维腺瘤发病年龄较早,硬度较大,指压下常有滑脱现象,有的患者在妊娠前就有肿块的病史。

当囊壁周围曾有慢性炎症时,或囊壁已发生钙化,肿物变得更坚实,体征就不很典型,须与乳腺癌尤其是早中期乳癌相鉴别。一般来说,乳腺癌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完整,边界不清,质地也更为坚硬,而囊肿患者年龄较轻,肿块边界清楚,肿块虽大但与皮肤、胸肌无粘连,无腋淋巴结肿大。

非哺乳期形成的积乳囊肿,有时呈多发性,常与囊性增生病很相似。但前者质地较软,无疼痛,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形状与腺叶分布有关,后者有乳腺疼痛,痛点不定,肿物质地较韧。

囊肿穿刺吸出乳汁即可确定诊断。当囊肿内容物稠厚时则不易抽出。超声波检查对积乳囊肿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当囊肿小于0.5cm或稠厚时,超声波及穿刺无法探到液体,可行乳腺X线摄片及红外透照扫描。积乳囊肿的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阴影,有时可见砂粒样改变,应与乳癌相鉴别。而红外光透照有其较典型的图像。

乳腺纤维瘤是来源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良性肿瘤。本病在乳房肿块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癌。

积乳囊肿病因和病理

乳房的腺纤维瘤大多发生在青年妇女,以20–25岁年龄组为最高,因而可以想到肿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所致。

在乳腺发育过程中,乳腺小叶是在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作为小叶支架的纤维组织在此期间增长最快。当纤维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的含量发生异常时,细胞雌激素的的敏感性则异常高。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纤维细胞产生过度增生成为肿瘤。由于雌激素是纤维腺瘤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发生在卵巢功能期,极少发生在月经初潮前及绝经后,因而,纤维腺瘤最多见于女青年。

在妊娠早期,乳腺为哺乳作准备而再一次处于增生时期时,纤维腺瘤可能略有增大,但在切片上见腺纤维瘤中的上皮组织周围正常乳腺上皮组织无明显差异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纤维细胞的受体失去了雌激素的作用,纤维组织不再增生,纤维腺瘤的发病率则明显下降。

纤维腺瘤呈膨胀性生长,瘤体常略呈球形,压迫周围正常组织、邻近组织后发生纤维变性,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似乎具有包膜而其实无真正的包囊。

纤维腺瘤在镜下可以看到含有两种组织:明显增生的纤维细胞和不典型增生的小叶内腺上皮细胞。纤维腺瘤按组织形态分为管内型、管外型及混合型三种。

1、 管内型:腺上皮下的纤维组织增生,渐向乳管内突出,挤压乳管,最终瘤化。但弹力纤维无影响,间质常有粘液性变。

2、 管外型:弹力纤维层处的纤维腺癌在乳管周围增生,并包转乳管,但不突入管内。

3、 混合型:即管内型和管处型两种病理现象共存者。

纤维腺瘤的切面微隆起,这是因为肿瘤外面的包膜切断后有收缩现象,故肿瘤的切面略高出平面;切面呈鱼肉色,其上皮成分较多者,则是棕红色。由于间质中含有粘液,在强光照耀下,切面常略有闪光,切面上肉眼看到纤维素成弧状或螺旋状排列的条纹,还可见大小不等的裂隙,为挤扁的管腔。

纤维腺瘤偶尔可以恶变,但恶变的大多是结缔组织,特别是多次不完全切除后复发的腺纤维瘤,恶变为纤维肉瘤的可能较大。

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

纤维腺瘤以青年妇女为最多见,最高发病年龄是20–25岁,其次为15–20岁。一般无明显症状,无疼痛和触痛,故肿瘤的发现常属偶然,大多在洗澡,换衣时无意中触摸到,或在普查中发现,一般也无异常的乳头溢液。

纤维腺瘤以单发为多,多发者约占15%。大多位于小叶密集的乳腺缘区,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为结节形,直径大多在0.5–5cm之间,瘤体边界清楚,活动度很大在手指的按压下有滑脱现象,这是因为纤维腺瘤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纤维母细胞增生,所以肿块没有固定性。同样,也没有皮肤的粘连改变,与胸肌也无固定。肿瘤质地实而不坚,有硬橡皮样的弹性感。其硬度主要取决于瘤体内细胞与纤维的比例,上皮细胞越多,瘤体越软。

纤维腺瘤诊断

典型的纤维腺瘤不难诊断,但有时应与乳腺囊性病相鉴别。20–25岁的女青年,乳内肿块多为纤维腺瘤,而30–40岁妇女患者应考虑囊性增生病,对绝经后的妇女,即使体征象纤维腺瘤,仍应排除乳癌的可能。诊断困难时可借助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大多位于乳腺大导管内,瘤体为多数细小的乳头状新生物构成,外形似杨莓,蒂与扩张的导管壁相连,故因此得名乳头状瘤。按其组织发生、临床表现不同,临床上分为大导管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头状瘤。

纤维腺瘤病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同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相似,均并不十分明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增高有关。大导管乳头状瘤位置多在乳头部大导管内,常伴有导管扩张,腔内含有淡黄色或暗红色血性液体。剖开管腔,可见导管内壁表在有带蒂的乳头状新生物突入腔内,多为单发,一般直径0.5–7cm。乳头状瘤有的有蒂,有的无蒂,蒂的粗细不一。蒂包括有许多绒毛,附于薄壁血管,故极易出血,手术时应将瘤体及所附着之导管一并切除,以利病理取材时可以完整包括蒂和导管壁连接处,以便观察有无浸润性生长,并决定其良恶性。

中小导管的乳头状瘤切面为半透明颗粒状,镜下观察有小叶增生和乳头状瘤的特点。有学者认为乳腺导管内的乳头状瘤及上皮有三级以上增生者,恶变率较高。

临床表现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非经期内血性乳头溢液,病人多无疼痛等其它的临床表现,仅在内衣上见到棕褐色血迹,挤压乳头可见溢出的血滴样液体。此多为大导管乳头状瘤。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位于乳晕区,常可在服装头旁1cm处乳晕下扪及一椭圆形、质地较软的肿块,一般0.3–1cm。压迫肿块可见乳头相应处的导管口有暗红色血性液流出。如继发感染会疼痛,局部多与皮肤粘连,肿块质地也稍硬,并增大到2–3cm,应于乳腺癌相区别。
多发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发生在二–三级乳管内,常累及多个小叶的不同导管,也可发生在囊性增生的囊肿内。临床表现可有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或浆性液,量较少,或交替间断出现。乳腺扪诊多为乳腺边缘的边界不清的肿块,质地不均匀。此类乳头状瘤其生物学特性有癌变倾向,应引起注意,以防漏诊。

诊断

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多有血性乳头溢液,并能在乳晕区相应部位扪到肿块,而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不易明确诊断。

除仔细体格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外,乳腺红处透照、乳腺导管造影、脱落细胞学检查、针吸活检细胞学检查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1、 针吸细胞学检查:此方法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已应用多年,以乳腺癌的诊断率可达90%以上。但由于乳头状瘤体表定位不准确,60%可能未触到肿块,针吸穿刺点不易准确,故诊断率较低,假阴性较多。

2、 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将乳头溢液涂在载玻片上,经处理后在镜下观察细胞变化,以排除乳腺癌。虽然这是一项简单易行的检查,但阳性率较低,而且不起决定价值。

3、 乳腺导管造影:是一种对乳头溢液诊断较常用的检查方法。乳头经消毒后,沿溢液的乳头插入41/2–5#,针头注意插入时动作不要粗暴,以免形成假道。作者常用截短的硬膜外导管,其前端圆钝,又有一定硬度利于插入,可避免假道形成,而且有利于固定。插入成功后,注入1–2cm乏影葡胺造影剂,经摄片后可观察到相应志管单发或多发的充盈缺损,一般多位于乳晕下1–2级乳腺导管内而近端导管呈扩张状态。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病程冗长、病变复杂多样的慢性乳腺病,又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4–5%,好发于40–60岁妇女。本病的命名繁多,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赞同根据以乳头周围导管引流停滞为病理基础而命名的乳腺导管扩张症。

病因和病理

引起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无统一的意见,可能与哺乳障碍、先天性畸形、炎症、内分失调及乳腺退行性变有关。以上任何一种因素都可以引起导管局部引流不畅、阻塞、分泌物淤滞,均使乳管扩张。管腔内大量含脂类分泌物分解后刺激管壁使之变薄、破裂,继而进入间质引起导管周围组织的抗原反应、浆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因此本病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早期可风乳头和乳晕下导管的扩张,表现为管腔增大、变直,正常皱壁消失,管腔纤维组织增厚,常见脂肪酸结晶,一般不伴有感染。此期很少有临床症状,偶尔乳头可有少量棕黄色或乳白色浓稠的分泌物。后期可见扩张的导管已向小乳管发展,导管周围组织坏死及乳腺小叶结构破坏,有大量的浆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病变组织多位于乳晕下深部乳腺组织内,质地较硬,乳头平塌,内陷以及指向改变。乳腺导管扩张以及扩张的导管伴有大量的浆细胞浸润是本病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

由于引起乳腺导管内分泌物集聚的原因较多,所以发病年龄范围较广,但以中年人为主,好发于40–60岁。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痛,乳头内隐,乳房肿块及皮肤粘连等。本病文献分类常将期临床过程分为三期:(1)急性期,约2周,类似急性乳腺炎的表现。但抗炎治疗无明显疗效。(2)亚急性期,约3周,乳房肿块伴炎性表现(3)慢性期,持续存在的乳房肿块。由于本病是非细菌性炎症,其炎症表现常不典型,仅约60%病人有急性炎症史,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炎性肿块及同侧淋巴结肿大,重者可出现桔皮样改变。此后进入慢性炎症期,红肿水退,仅留下肿块和刺痛。肿块质地硬实,边界不清,无一定形状,常有皮肤粘连,乳头溢液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常易误诊为乳癌。有学者将本病又分为隐匿形或乳头溢液型、肿块型、脓肿型三种。乳头溢液常为本病的最初症状,大多为棕黄色,由于病变常累及数目较多的导管,挤压乳晕者可流出多孔分泌物,此种溢液可持续多年,时有时无,然后出来继发症状。乳房肿块常位于乳晕下,导管缩短,牵拉乳头,造成乳头下陷。当局部炎症严重时可在乳晕下形成小囊肿,单纯切开引流后,创口不易愈合,或暂时愈合后不久又有新的脓肿形成,经久不愈,持续多年。当病变发生于中、小导管时,肿块可位于任何象限,当病变合并细菌性感染,则可演变成蜂窝组织炎或脓肿,全身炎症反应也随之增强。

诊断

导管扩张症虽然发病率不高,却极易误诊。本病的早期首发症状乳头溢液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头溢液一样,并非特征性的。单凭乳头分泌物的性质包括其细胞学检查不可能作出肯定诊断。一般来说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仅累及一支导管,因此只有当手指按压到病变区的导管时才有血性分泌物溢出,但如果导管扩张症在早期仅累及少数导管时,也可出现类似现象,多为绛黄色或乳白色溢液。

本病的急性期易与急性乳腺炎相混淆,后者常发生于哺乳期,炎症表现较典型。而本病若行切开引流术,常可见脓液不多,切口经久愈有慢性溃疡或形成窦道的本病需与乳腺结核鉴别。前者虽有皮肤改变,但无胸壁固定,而后者常与胸壁固定,而且多个窦道互相连通,同时可合并其它部位的结核灶。

本病的鉴别依断中,最为重要的是与乳腺癌的鉴别。导管扩张症的乳腺肿块,边界不清,部分病例有皮肤粘连,乳头凹陷,腋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酷似乳癌。可从以下几点相鉴别:(1)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妇女;(2)常有乳头溢液,以浆液性或脓性为多;(3)乳头溢液涂片见有大量浆细胞;(4)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伴有疼痛;(5)乳房肿块出现常在一次炎症后,可有肿块缩小病史;(6)乳房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细胞或脓液;(7)腋淋巴结虽然肿大,但质地不硬、但质地不硬,活动,伴有压痛。

乳腺的增生性疾病约占良性乳腺病的52%,而体检中发病率更高,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本病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率乱相关的疾病,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率乱症。因此WHO命名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但临床上常根据其症状不同分为三型;(1)乳痛症型;(2)腺病型;(3)囊肿型,统称为乳腺增生症。

病因和病理

乳腺增生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与内分泌失调或精神因素有关。乳房是女性激素的靶器官,性激素对乳腺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变化起主导的作用。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及管周围结缔组织生长;黄体酮促进乳腺小叶腺泡组织的发展,雌激不过高和黄体酮分泌过少,或者两激素之间不协调,均可引起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正常情况下,随着卵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在月经周期之间乳腺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多数女性感觉月经前乳腺胀满,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压痛。这种疼痛及不适可以认为是一种生理过程。因而临床上称之为乳痛症。此间主要病变化为末端乳管和腺泡上皮的增生和脱落,使得乳管膨胀而发生疼痛;乳管和腺泡周围的纤维组织也有增生,可以伴有淋巴细胞侵润,导致乳腺变硬或呈结节状,尤其在脂肪少的乳腺表现更为明显,腺管和腺泡虽有轻度扩张,但不会融合成囊肿,一般不会发生其它病理变化;妊娠后,上述变化便可消失。

乳腺囊性增生与乳痛症虽均为增生现象,但性质完全不同。乳痛症为单纯的乳腺上皮增生,是一种生理性变化。乳腺囊性增生是内分泌功能率乱性增生,当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或者乳腺局部实际的性激素受体异常,均可导致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进一步发展为囊性增生。基主要特征是小叶内的末梢导管明显扩张而呈囊状。囊内要有分泌物积聚,细胞增生层次较多时,可向腔内突出为乳头状。囊肿可为多发性的。其形成原因可能为两方面:(1)导管上皮增生较重,引起管腔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导管扩张,形成囊肿;(2)导管管腔的退行性变,使之收缩排泄功能减退,致使分泌物留存积聚,扩张成囊肿。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组织形态复杂,除有小囊肿形成外,还可表现有小叶数目的增多;小叶内纤维组织增多;小叶内及小叶周围有淋巴组织浸润,导管上皮增生。根据细胞排列层次的多少及细胞率乱程度,增生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不典型增生。就囊肿本身而言,与癌变并无直接联系,但导管上较重度增生有其病理意义,临床应引起注意。当导管上皮细胞仅仅增多而膜结构不发生改变时,细胞仍呈单层规则排列,如果细胞有癌变倾向时,膜结构改变,则细胞间联结松散,单层结构变成多层结构,甚至成团成堆,极难消失。再严重者称为不典型增生,形态已接近原位癌。

乳腺疾病是乳管和腺泡的良性增生,可以与囊性病及各种形式的导管内上皮增生同时存在,一般不占特殊地位。当乳管和腺泡的增生成为病变的主要特征,在临床上表现为一个团块者,即称为腺病。腺病在病理方面容易与腺癌相混淆。早期主要是小叶内腺管数目增多,间质变化不明显,中期小叶内腺管和结缔组织都增生并有淋巴细胞浸润;晚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超过腺管增生,使管上皮受挤而变形,上皮细胞体积变小、深染,很似硬癌。

临床表现

乳痛症患者多为青壮年,尤以未婚女子或已婚未育者为多,大多为发育较差的小乳腺,突出的症状是乳腺的间歇性疼痛,疼痛或为弥散性的钝痛,或为局限性的刺痛,大多仅限于乳腺的某一部分,约50%位于上象限,20%在中上部,痛处多有压痛,有时可以很剧烈而成为其特点。常与月经有关,经前明显,经后减轻。部分患者疼痛与情绪有关,乳腺可有局部结节感。

囊性增生好发于40岁前后,少数病人在早期乳管开始扩张时有乳腺疼痛和触痛囊肿发展形成后疼痛消失,可触及不规则团块,或多发囊性结节,要以累及全乳,以两侧外上象限为甚,局部增厚的组织与周围分界不清,经期后局部的肿块仍存在,在月经初期可有消退。而腺病型增生在症状上则和乳癌有时相混淆,其主要表现为较硬的局限性乳腺肿块,大多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可发生在一侧乳腺,也可双侧受累,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稍有固定,有时有弥浸性疼痛,此点可与乳癌上鉴别。

乳腺癌是妇女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个国家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估计一般成年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约为1‰。据DOLL报导,此症状和北欧大多数国家乳腺癌的高发区,南美和南欧一些国家为中等,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为低发区。但近年来我国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都有5万例以上新发乳腺癌的病例。天津红桥区1970–1973年普查发现乳腺癌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上海高1976年恶性肿瘤调查亦居第二位。其发病率为21/1。

最近报导,我国亦与欧美一样,乳腺癌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已参与了由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国际乳腺癌治疗试验研究课题,在全国要进行大样本临床随机分组试验。

同时了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乳腺癌,全国一些大中城市都开展乳腺癌二级普查网络。目的是早治疗,延长生存期。

为了更好地安排治疗和估计预后,完善的诊断除确定乳腺癌存在外,还需进一步估算病变发展的程度,因不同发展程度乳癌的治疗与预后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国际抗癌协会建议以T(原发癌瘤)N(局部淋巴结)M(远外转移)法对乳癌进行分期。

简要同容如下:

T1:癌瘤长径≤2cm

T2:癌瘤长径>2cm,<5cm

T3:癌瘤长径>5cm,或癌灶超过1个。

T4:癌瘤大小不计,但侵及皮肤或胸壁。

NO: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

N2:同侧腋窝淋巴结彼此融合,与周围有粘连。

N3:同侧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有淋巴结转移,或上肢有淋巴结水肿。

M0:远外无转移。

M1:有超越患侧乳房及其局部淋巴结范围转移。

根据上述情况组合,可把乳癌分为四期:

第一期:T1–T2,NO,MO

第二期:T1–T2,N1,MO

第三期:T1–T2,N2–N3,MO或T3–T4,NO–N3,MO

第四期:包括M1与任何TN组合。

TNM分期比较复杂,国内习惯用简单方法把乳癌分为以下四期:

第一期:癌完全位于乳房组织内,其长径不超过3cm与皮肤粘连。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第二期:癌瘤长径不超过5cm,能推动,与覆盖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有数个散在而能推动的淋巴结。

第三期:癌瘤长径超过5cm,与覆盖的皮肤有广泛的粘连,常形成溃疡,或癌底部与筋膜,胸肌有粘连。同侧腋窝或锁骨下有一连串融合成块的淋巴结,但尚可推动。

第四期:癌瘤广泛地散在皮肤或与胸肌胞壁固定。同侧腋窝淋巴结块已固定。远外有转移灶。

以上分期仅供临床参考,临床Ⅰ期为早期,乳腺癌及时治疗预后良好。Ⅲ-Ⅳ期为晚期乳癌,治疗后预后亦较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