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时突然掉下巴该怎么办

“吃饭掉下巴!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近日这事确实发生刘先生身上。据刘先生说,当时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夹起一块豆腐,张大嘴准备塞进嘴里,结果却发现下巴动不了,饭更是吃不成了,他赶紧丢下碗筷,去当地医院就诊,接诊的医生准备手法复位,却没成功。随后他找到常宁市中医医院骨伤五科副主任医师彭平,成功复位。”——摘自大众卫生报

什么是掉下巴

掉下巴在医学术语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它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下颌骨的髁状突滑出关节以外,不能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在单侧,亦可发生在双侧。

表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时,口半张不能闭合,呈开口状态;咬牙时上、下前牙间有缝,后牙不能接触,不能咀嚼、进食、吞咽;唾液外流,语言含糊不清;下颌前伸,关节附近疼痛或肿胀,耳屏前凹陷明显,在颧弓下方可触及移位的髁突。

如双侧关节同时脱位,则两颊变平,脸形变长;如单侧关节脱位,面部不对称,颊部及牙齿的中线偏向未脱位的一侧。在临床上急性下颌关节前脱位、复发性下颌关节脱位和陈旧性下颌关节前脱位比较常见。

掉下巴的原因

颞下颌关节非常复杂,因为它的构造需要满足说话发音的灵动性,又要承担咬合磨碎食物的力道。大部分时候。下颌骨的髁突和关节窝能够配合良好,很多肌肉和韧带前后左右上下都拉着这个关节,但某些情况下,由于外力作用或者关节运动过猛则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因为种种原因掉出关节窝。

颞下颌关节连接着颅骨和下颌骨,是头面部位唯一可以活动的关节。张闭嘴的时候,将食指放置耳屏前方就可以感受到颞下颌关节在运动。下颌骨上有个髁突,颅骨有个关节窝。髁突能在关节窝内朝各个方向运动。关节窝外面覆盖的肌肉、韧带和髁突,把髁突运动的范围限制在关节窝内。因此,一般情况下,下巴是可以上下左右进行自由但距离有限的运动。若出现一些情况就会发生“掉下巴”。

掉下巴能自己复位吗

如果发现下巴脱臼,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自己动手复原,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用力大笑、张口等。如果治疗不当,有可能引发并发症,造成极大的痛苦。

当下巴脱位后,不要着急。复位人可将家庭中常用的方凳放倒,请掉下巴者靠墙而坐,头贴着墙,这样下巴就能低于复位人的肘关节,复位时好使劲。

复位人的双手拇指用手绢裹上,伸进脱位者的嘴里,放在两边后牙的咬合面上,其余的四个手指放在嘴外边的下颌骨的下缘。

复位之前,先转移掉下巴者的注意力,然后用力压下颌向下,同时将颏部向上端,这样使下颌骨的髁状突呈弧状转动到结节的下面,只要再轻轻向后推动一下,就能使髁状突滑到原来的关节腔里面。这时,复位人的双手拇指迅速滑到后牙的外边,避免咬伤。

复位后,最好使用绷带将下巴托住,几天内不要张大嘴,防止形成习惯性脱位。

中医对脱位的辨证,可分为三期。

(1)早期为脱位后1~2周,患肢因肌肉、筋脉损伤,瘀血内留、经络阻塞,气血流通不畅。治疗原则以活血祛瘀为主,佐以行气止痛。

(2)中期即脱位后2~3周,患肢肿胀疼痛渐消失,或接近消失,瘀血走散,而吸收未尽,筋骨尚未修复。治疗原则以和营生新,接筋续损为主。

(3)后期即脱位后3周以上,外固定已解除,肿胀消失,但筋脉关节愈合尚不牢固,机体气血虚损,肝肾不足。治疗原则当应以补气养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如何预防颞下颌关节脱位

如果关节经常脱位的话,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患者也对此有恐惧感,甚至不敢张口。

习惯性掉下巴的人,一定要注意保养,平时要限制大张口的动作,张口度要限制在自己手指的两横指以内;避免进食大块硬食,在打哈欠、大笑、打喷嚏等时,主动及时用手托住下颌,以避免过度运动而造成脱位;在进行一些需要大张口才能配合的医疗操作时,一定要事先向主治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