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耳炎要在鼻子里滴药
- 2020-10-13 10:59
- 济南齐鲁花园医院
- 内科
得了中耳炎后,医生开的处方中除了消炎的滴耳液外,还有滴鼻液,这让很多患者不理解,觉得是不是医生开错了药,为什么中耳炎要在鼻子里滴药呢。
为什么中耳炎要在鼻子里滴药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并发中耳炎,但部分患者就诊后医生却会让在鼻子里用药,虽然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布在头面部的不同部位,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以咽部为中心彼此相通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都会相互影响。
从解剖学上来看,在人的鼻咽部与耳朵之间有条管道叫咽鼓管,该管一端开口于鼻咽腔,另一端开口于中耳鼓室腔,左右各一,使鼻腔与中耳腔之间相通。
当鼻子发生炎症时,分泌物增多,如果鼻腔内压力增加,比如不恰当的擤鼻动作等,可使鼻腔内的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患有中耳炎医生开滴鼻药,正是因为咽鼓管的存在。
中耳炎用滴鼻药的治疗效果
感冒后,除鼻子通气不好外,还可影响咽鼓管的通气和引流。而常用的滴鼻药多含有抗菌消炎成分及血管收缩剂,滴入鼻中可减轻咽鼓管口的肿胀,利于引流,还可直接起到咽部的消炎作用。
因此,有的医生会开滴鼻药,在应用滴鼻药时,头部应往后仰,鼻孔向上,以利药液流到鼻咽部,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耳炎要尽早治疗
如果急性中耳炎超过7周以上不治疗,就很可能发展为慢性中耳炎,症状加重,由最初的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发展为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等,因此一旦出现耳痛耳鸣等症状时就需要尽早就医治疗。
急性中耳炎主要以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为治疗目的。慢性中耳炎治疗的原则是清除病灶、重建听力、恢复中耳结构。
特别声明:本官网登载关于疾病的内容目的是做好健康科普宣传,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具体问题请在线咨询或到相关科室诊断治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申明:济南齐鲁花园医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文章内容所用图片有些是转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仅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科普宣传,更好诠释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体检科全年通用体检套餐(成年人、中老年、女性、孕前、入职、征兵预检)(点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