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副作用大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吗

患者咨询:我今年58岁,患有冠心病已经半年了,一直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3个月前,我突然出现了便血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确诊我患了上消化道出血,让我住院进行治疗,并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将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后,医生建议我不要再服用阿司匹林,改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请问,氯吡格雷能完全代替阿司匹林吗?(摘自网络)

阿司匹林副作用大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吗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你患有糖尿病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应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氯吡格雷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常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外周血管疾病等疾病,疗效确切,与阿司匹林相比副作用更小。

很多人认为氯吡格雷要比阿司匹林贵,就一定比阿司匹林好,于是自行将阿司匹林换成氯吡格雷。其实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氯吡格雷并不能替代阿司匹林。因为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氯吡格雷并不能发挥出抗血小板的作用。而且如果只是因为潜在的风险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性价比也并不合适。指南建议:只有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时候,才可以用氯吡格雷替换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有时要同服

阿司匹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物,它不可逆的使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COX)乙酰化,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产生预防血栓形成的功能。氯吡格雷则是作用在血小板中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ADP对血小板产生的诱导聚集反应,产生预防血栓形成的功能。

二者对血小板的作用位点不同,但最终都可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为抗血小板药物,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实际应用上,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在一年内,常需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药物进行“双抗”治疗,以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如何应对阿司匹林所致的胃肠反应

阿司匹林可以直接刺激胃黏膜,还可以抑制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的生成,减弱了胃黏膜的屏障作用。所以阿司匹林有可能诱发、加重胃溃疡,以及造成胃出血。

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选择肠溶剂型可以避免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胃肠反应较重的时候,可以服用抑酸剂来对抗胃肠反应,如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与H2受体抑制剂(替丁类药物)。如果发现有柏油状黑便的时候,则可能出现了消化道出血,要及时停药去医院检查。

临床研究发现,使用阿司匹林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改用氯吡格雷后一般不会引发再出血,但其消化道内原来的溃疡面必须已经愈合。因此,此类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应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药进行治疗,以促进溃疡面和出血点的愈合。

待出血停止,胃部不适症状消除后,此类患者即可开始长期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为了防止发生再出血,此类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期间还应使用8周左右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或兰索拉唑)进行调治,以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只需要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时候,在临床我们首先选择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的用药经验丰富,且抗血小板、预防血栓的证据更充分。我们不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只有在需要进行“双抗”或是存在阿司匹林禁忌时,才会使用氯吡格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