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炎的六大误区

中耳炎是指咽鼓管、鼓室等结构的炎症病变,在发病人群中儿童占绝大多数。中耳炎可分为非化脓和化脓性两大类,中耳炎在临床治疗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耳炎在治疗上的不足及误区。

误区1:中耳炎在临床上已经分为急慢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这几种。化脓性中耳炎在发病时会伴有溢浓的症状,而急性中耳炎发病时则会出现耳痛的症状,这些都符合中耳炎的概念。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时耳道不会出现流脓的表现,当然也很少会出现耳痛的表现。可能在这其间听力会下降,主要是因为咽鼓管受到阻塞后鼓室出现负压导致渗出引起的,而此时渗出液并不是细菌性的,所以不会出现耳痛、化脓的症状,所以此时会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的现象。

误区2:在耳科疾病中除了中耳炎,其他疾病也会出现出水流脓的表现,比如说在患外耳道炎时就会出现出水并伴有细菌感染流脓的症状,但是这中耳炎和外耳道炎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前者并无骨膜穿孔的表现。 外耳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比如喜欢挖耳朵、耳道狭窄容易进水、糖尿病细菌感染等,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耳道毛囊炎引起流脓。

误区3:由于医疗水平有限,大部分的中耳炎都会采取药物治疗,若需手术治疗,也应该在停脓3—6个月以上才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在病灶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鼓膜很容易再次穿孔。

误区4:据调查,在临床上进行过中耳炎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会出现面瘫的现象,这是因为人体的面部神经经过耳鼓室和乳突腔,而中耳炎手术时需要从面部神经剥离病灶,难免会刺激到神经而引起不良反应,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发生面瘫的现象。

误区5:中耳炎病程持久,长期的炎症可影响到内耳系统的正常听力功能,甚至会出现耳鸣。手术治疗中耳炎虽然可以达到彻底清除流脓的作用,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因听骨损害而导致听力障碍的,所以说手术治疗中耳炎并不能起到完全恢复听力的效果。

误区6: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鼻炎、鼻窦炎以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此时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而对于急性中耳炎患者来说除了使用抗生素外,出现耳痛时还需要使用滴耳剂消炎止痛。所以说治疗中耳炎并不一定只吃抗生素就可以,中间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