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护理好口腔
- 2008-12-31 10:41
- 本站原创
- 佚名
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可见,有一口好的牙齿、一个健康的口腔,是良好生活质量的保证。糖尿病患者,由于唾液分泌减少、糖分升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合并口腔问题,因此平时的口腔护理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口腔。包括黏膜上是否有红斑、白纹、溃疡,牙齿上是否有龋洞,牙龈是否有出血等等,一旦有问题及时就医。
定期洗牙。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以清除牙石、牙垢,不给细菌、真菌等致病菌藏匿、孳生的机会。
勤刷牙。至少早晚各刷一次。刷牙要有效率,一般竖刷至少3分钟。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牙周病,最好到口腔专科跟着医生学习正确刷牙的方法。
常漱口。吃完酸、甜食物后,最好用淡的小苏打水(碳酸氢钠)或清水漱口。弱碱性水能纠正口腔内偏酸的环境,抑制细菌、真菌生长,避免龋齿、真菌感染的发生。
选择适合自己的牙膏。有龋齿的患者,宜选择含氟的牙膏;有牙周病的患者,选择说明书上标注“能缓解牙周病”的牙膏。
糖尿病人易患5种口腔病
社会文明程度高了,谁都希望自己吹气如兰,可糖尿病人一张嘴,往往有股异味。专家解释说,这跟病人多伴有口腔疾病有关。一项涉及2600多人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多合并一系列口腔疾病,其中以感染性疾病为主。由此可见,除了肾脏、眼睛、心脏、神经等器官,口腔也应该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保护对象”。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谓“全身性”,就是说各个器官都可能受牵连,口腔也不例外。当血糖升高时,人唾液中的糖分也增加,因此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孳生。另外,糖尿病患者身体内免疫状态不正常,即机体抵抗力下降,也为感染“开了绿灯”。
人的口腔中多达300种微生物,每毫升唾液中有5亿个细菌,无论种类和数量都远超过大肠。正常情况下,由于免疫机能正常,这些细菌、真菌和人相安无事,一旦免疫平衡被打破,本来的“良民”就会“滋事”,引发感染。其中最常见的5类疾病包括:
1.牙周炎。最多见的症状是牙龈出血,时间长了,牙齿会松动。一般来说,如果不积极治疗,10年左右牙齿就会掉。研究表明,糖尿病人患重度牙周炎的风险比一般人高8.5倍,且缺失牙的风险高2倍。
2.口腔真菌感染。多为念珠菌感染,表现是嘴里出现白膜、红斑、口角炎。普通人此病的患病率是8%,而糖尿病人达到16%。
3.糜烂性扁平苔藓。这个病是仅次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口腔黏膜病,表现为口腔黏膜网状白纹、发红,有的病人有黏膜糜烂,因此引发疼痛。此病不会像复发性口腔溃疡能自愈,往往持续时间长。由于口腔内长期存在创面,有癌变的可能。
4.颌面部软组织感染。主要是细菌感染,导致局部蜂窝组织炎,表现为红、肿、热、痛,全身则有发烧。
5.龋病。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明显减少,对口腔的清洁作用减弱。并且,唾液的酸度增加,这种环境非常利于致龋菌的生长。
在调查中,研究者发现,一方面,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多种感染性口腔疾病;另一方面,已有的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炎等,在糖尿病人身上表现为难以控制、反复发作。另外,一半以上(56%)的糖尿病患者患有口腔黏膜病。
糖尿病人的口腔黏膜多有4种表现:沟纹舌,即舌头表面有纵向的沟壑,如同人脸上的皱纹,这是代谢不正常的表现,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倍;黏膜充血,其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白色角化斑,是正常人的5倍;色素沉着,这往往是炎症后遗留的痕迹,发生率是正常人的9倍。
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就诊率很低,很多人都不积极治疗,而在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就更容易被忽略。但是,口腔内感染如果不治疗,会加重糖尿病;反过来,要治疗口腔疾病,必须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可见,口腔健康和糖尿病是相互影响的,糖尿病人必须经常检查口腔,发现问题及时寻求治疗。
要拔牙,先降糖
马大爷最近坐卧不宁,原来是长了一个“虫牙”,吃饭不能热,不能凉,不能酸,一刺激就疼得钻心。到口腔科一看,医生说,拔了吧。幸亏多问了一句“您血糖不高吧”,马大爷这才告诉医生自己患糖尿病已经多年。医生告诉他,“像您这种情况,牙不能说拔就拔,必须先测血糖,还要吃几天消炎药。”
糖尿病患者拔牙不同于普通人:
首先,必须控制血糖。由于龋洞里有很多细菌,拔牙后会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抵抗力低,很容易发生全身感染。因此,空腹血糖必须降到8毫摩尔/升以下才能拔牙。
其次,拔牙前后各吃3天广谱抗生素,以避免感染发生。
再次,拔牙前一定要吃饭,不能空腹拔牙,以免出现低血糖。低血糖本来就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再加上拔牙时注射麻药,低血糖就更容易发生,因此一定要严加防范。
最后,拔牙后必须严格遵守医生的嘱托,包括纱布咬半小时再吐出、24小时内别吃过热食品等。
血糖总高,查查口腔
糖尿病患者往往牙不好,易患龋齿、牙周炎等。反过来,牙不好,也会影响血糖控制。
临床上发现,牙齿不健康,如有龋洞、牙齿松动的糖尿病患者,往往选择稀、软、纤维少的食物,其结果往往导致餐后血糖高。
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糖尿病与牙周炎的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甚至有学者提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另一方面,牙周炎作为慢性炎症,也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牙周炎虽然是牙周组织的局部感染,但也受全身因素影响,并表现出全身的炎症反应。最近的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2α的水平都会升高,而这些炎症因子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及改变脂肪代谢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牙周炎作为患病率很高的炎症性疾病,很可能潜在威胁着人体全身的健康。
血糖越高,患者牙龈炎症的程度和牙周破坏程度越重。因此,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必须控制好血糖,才能消除或减少糖尿病对牙周病的影响。反之,牙周炎的系统治疗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据估计,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壁溃疡面积的总和可达72平方厘米,而且因牙齿松动、咀嚼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此炎症状态更持久,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更易进入外周血及深层组织。对不同人群、不同程度牙周炎外周血的检测也证实了此点。目前已知,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炎症因子会抑制葡萄糖转运。可见,如果血糖总是控制不好,很可能是牙周炎在“助纣为虐”,必须降糖、治牙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