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应多活动以防患肺栓塞
- 2009-08-27 16:03
- 本站原创
- 佚名
一名妇科术后五天的患者在上卫生间时忽然晕倒,医务人员迅速赶到,见患者头晕、呼吸困难,当即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积极组织抢救,患者先后两次发生心跳骤停,经过妇科、麻醉科、内科等多科室的密切配合、及时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意识,又经过一夜的奋战,患者病情才趋于平稳。
急性肺栓塞是临床的急症,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国内外文献报道肺栓塞的发生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下肢及腹部深静脉的血栓形成是急性肺栓塞的直接原因,因而,任何可以导致深静脉血液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均为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大部分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外科手术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外科手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手术的创伤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同时,手术时,患者长时间躺在手术台上,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特别应指出发生概率高的科室是骨科、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术后患者。此外,长期卧床的人、孕产妇、肥胖或有血脂异常患者等,都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
肺栓塞是一个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但也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要想预防肺栓塞,首先要在生活中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易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对危险人群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按摩下肢,适当活动,防止血栓形成;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一方面可稀释血液,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之机多活动下肢;孕产妇也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要久卧床;曾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人(腿疼、下肢无力、压痛、皮肤发绀及皮下静脉曲张、双下肢出现不对称肿胀),最好能定期接受检查。
特别声明:本官网登载关于疾病的内容目的是做好健康科普宣传,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具体问题请在线咨询或到相关科室诊断治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申明:济南齐鲁花园医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文章内容所用图片有些是转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仅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科普宣传,更好诠释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体检科全年通用体检套餐(成年人、中老年、女性、孕前、入职、征兵预检)(点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