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运动过量了
- 2008-12-09 14:46
- 本站原创
- 佚名
已经78岁高龄的史爷爷一直是干休所里的运动尖兵——每天早晨6点起床,6∶30—9∶30去爬山,而后回到院子里打打门球;午睡过后,又是运动时间,等小孙子放学了,还要陪着打半小时羽毛球;晚上的散步,史爷爷已坚持了几十年。可就是这么一个标兵,却被查出患有严重的骨关节炎。医生不得不提醒:史老,运动是好事,可不能过了火。
“体育运动固然有利于健康,但不可太过,老年人各系统、各脏器的功能全面低下,因此更要遵照科学的健身方法,防止运动过量。”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张一民提醒道,“现在许多老人练得勤,风雨无阻,各种项目一起上,其实这种超强度或超时间的运动不但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反而可能危及健康。”
首先,长期大强度的运动,会增大骨折的风险。而长期用力过度牵拉骨膜,还可导致疲劳性骨膜炎并引发疲劳性骨折。
其次,长期过量运动会使关节软骨经常受到微细损伤,加速退行性病变,甚至造成软骨溃疡、剥离等。再次,过量运动后,心脏供血难以满足心脏做功的需要,易诱发心功能不全和心电异常,严重者甚至可引起猝死。
最后,过度运动者还可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最近,《美国运动医学杂志》撰文指出,一般的中老年人,适宜的运动频率和强度是每周3—5次,每次40分钟、中等强度。“我认为,运动到底算不算过量,老年人要考虑两点。
一是运动后会不会觉得特别疲乏无力,二是第二天早上的晨脉是否稳定。如果这两项都达标,那就不算过量。”张一民说,但我不建议每天都锻炼,毕竟运动也应该张弛有度,最好的方式是每周锻炼3—5次,每次锻炼1小时左右。此外还需注意,第一,老人冬天晨练不宜起得太早,最好从8点以后开始,否则室外温度低,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下雨、下雪和大风天,最好不要在户外锻炼。第二,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运动要严格遵守医嘱。第三,从项目上说,爬山、跳绳等项目容易损伤膝关节,不太适合老人。太极拳等缓和的运动可以多参加。
特别声明:本官网登载关于疾病的内容目的是做好健康科普宣传,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具体问题请在线咨询或到相关科室诊断治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申明:济南齐鲁花园医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文章内容所用图片有些是转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仅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科普宣传,更好诠释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体检科全年通用体检套餐(成年人、中老年、女性、孕前、入职、征兵预检)(点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