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居家隔离管理技术规范

济南市居家隔离管理技术规范

2月14日,济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制定《济南市居家隔离管理技术规范》,向社会公开。《规范》详细说明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及其家人的注意事项、家庭消毒、防护要点等。

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时间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时间为14天。

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注意事项

1.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等方式访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时,无需个人防护。

2.实地访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时,正确佩戴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每班更换,污染、破损时随时更换。

需要采集呼吸道标本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外科口罩换为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需要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检查而密切接触时,可加戴乳胶手套。检查完后脱手套进行手消毒,更换一次性隔离衣。

3.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前后或离开其住所时,进行手卫生,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至干。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皮肤、眼睛、口鼻等,必须接触时先进行手卫生。

4.不重复使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口罩潮湿、污染时随时更换。

5.一般情况下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6.现场随访及采样时尽量保持房间通风良好,被访视对象应当处于下风向。

7.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至少须随身携带:健康教育宣传单(主要是咳嗽礼仪与手卫生)、速干手消毒剂、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医疗废物收集袋。

8.随访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随身带回单位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注意事项

1.主动联系所在社区(村)。

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不得外出。主动接受当地基层卫生机构的定期随访;拒绝一切无关人员探访;严格限制在住所内的活动,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区域。

3.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一旦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应立刻通知所在社区(村),按济南市相关要求及时就医。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时可拨打12345心理援助热线或向社区防控小组求助。

4.居室安排。最好拥有独立房间,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人的接触。如果条件不具备,请至少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5.勤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夜晚睡觉应将窗户留有缝隙;避免使用空调,尤其是中央空调。

6.注意饮食卫生,与他人分餐,餐具单独使用并单独消毒;注意生熟分开,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7.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如不可避免与其他家庭人员接触,应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随时保持手卫生。

8.生活用品专用。所有生活用品实行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9.物品消毒。对手机、门把手、开关、座椅扶手、水龙头、水瓶、桌面、地面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定期消毒。

10.衣物洗涤。使用洗衣皂、洗衣液和清水清洗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可用60-90℃热水浸泡。

11.至少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处理完废弃口罩后,要及时洗手。同一住所有人咳嗽、打喷嚏时,需佩戴口罩,或用纸巾、衣袖掩住,咳嗽和打喷嚏后立即清洁双手。

12.设置套有专用垃圾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内,每天清理,清理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垃圾袋口,作用30分钟。

13.有条件的应固定专用厕所,每天消毒一次。如条件有限,必须与其他人共用厕所,则每次使用冲水后,立即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

14.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清淡、多样化,保证营养充足。

四、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家人注意事项

1.减少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接触。

2.最好固定一个身体状况好的家属来照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

3.不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等,避免交叉感染;餐饮具,每次使用后消毒。

4.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接触,或进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房间,都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口罩要及时更换,佩戴前或更换后都要及时洗手。

5.不要直接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分泌物,特别是痰液和粪便。使用一次性手套处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尿便和其他废物,摘掉手套后也要及时洗手。

6.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特别是伴有呼吸困难时,应立刻通知所在社区(村),按要求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五、家庭消毒注意事项

1.餐饮具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

2.每天对室内共用区域消毒,消毒时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3.受到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应随时消毒。消毒时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4.厕所消毒。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5.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75%乙醇或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6.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7.普通织物。对毛巾和小件衣物可采用煮沸15min的方法消毒,对大件衣物、被罩等大物件可使用衣物消毒液按说明书使用。

六、社区一般人群防护要点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所,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需要丢弃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随时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5.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七、社区疫情防控人员(基层医务人员)防护要点

(一)负责密切接触者排查管理、外来人口健康筛查人员防护。

1.戴口罩。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佩戴过程中如有口罩变湿、破损、被污染或明显呼吸受阻等情况随时更换,戴口罩前、脱口罩前后均需洗手或手消毒。

2.戴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工作帽,接触疑似病人后立即更换。

3.戴手套。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接触疑似病人后立即更换,更换前后均需洗手或手消毒。

4.着防护服装。着一次性使用隔离衣。

(二)负责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防护。

1.戴口罩。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或更高级别用防护口罩),佩戴过程中如有口罩变湿、破损、被污染或明显呼吸受阻等情况随时更换,戴口罩前、脱口罩前后均需洗手或手消毒。

2.戴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工作帽,接触疑似病人后立即更换。

3.戴护目镜/面屏。戴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

4.戴手套。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接触疑似病人后立即更换,更换前后均需洗手或手消毒。

5.着防护服装。着防护内服或工作服外罩一次性防护服。

6.其他。穿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等,必要时增加防水围裙和防水隔离衣等。


Top